股权信托开启新时代:首月三单落地!

2025-05-09     

青年企业家徐先生,正处于家族企业传承的关键节点。年迈的“创一代”父母既希望徐先生接管家族企业,又担心孩子管理经验不足以承担这份重任。信托制度如何助力民营企业实现财富与股权的有序传承?如何做好家企隔离构筑合规展业防火墙,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创新发展?信托公司如何帮助企业家持续完善家族治理和企业治理?这一切在北京有了新的答案。

2025年4月10日,中国信托行业迎来里程碑时刻。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困扰行业22年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信托登记难题终获破解。新政落地首月,中国外贸信托迅速响应,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及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昌平、通州、朝阳市监局的鼎力协助下,推动三单创新项目落地。项目分别覆盖家族传承、产业升级、破产重整三大场景,以“首月三单”的实践成果彰显行业领军实力,为超300万亿元非上市公司股权资产盘活注入新动能。

从政策到实践的“中国外贸信托速度”

股权信托长期面临“登记无门”的困境。尽管《信托法》赋予信托财产独立性,但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时,因缺乏明确登记规则,始终存在权属认定模糊、流转程序复杂等问题。4月10日的《通知》,首次明确股权信托的工商登记与金融监管备案细则,打通了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

作为信托行业转型创新的先行者,中国外贸信托积极响应试点新政,探索实践落地。4月16日,中国外贸信托为青年企业家徐先生量身定制的股权信托在北京市昌平区完成财产登记,这也是《通知》发布后,全国首单新设立的股权信托。家族企业在传承中往往面临“创二代”经验不足、多子女利益平衡、精神传承断层三大挑战,中国外贸信托通过巧妙的信托架构设计,实现控制权平稳过渡、债务风险隔离与慈善精神传承三重目标。“我们不仅要防止股权分散导致家族内耗,更要用制度守护企业家精神。”中国外贸信托家族财富事业部总经理李珊介绍,方案特别约定第三代继承人需完成公益实践等“通关任务”后方可解锁受益权,将财富传承从“被动分配”升级为“主动培育”。此单生物医药企业股权信托的落地,不仅是中国外贸信托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有益实践, 更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装入提供信托样本。

多维场景解码股权资产激活路径

首单落地仅是开端。中国外贸信托凭借对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随后三周内再度完成两单标志性项目,构建起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矩阵。 在通州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题,中国外贸信托通过设立服务信托为企业提供股权管理、风险隔离、资产运营等综合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不仅强化了信托财产独立性,保障了受益人权益,更为信托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等实体经济领域开辟了新路径。”项目负责人透露,该模式将在后续系列项目中得到更多复制。

而在朝阳区,中国外贸信托与中信信托作为双受托人设立的系列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则开创了司法重整与金融服务融合的新范式。北京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对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意义非凡,一方面,工商信息明示股东信托公司代表信托产品,有利于准确披露股东信息,避免误导;另一方面,进一步保障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有利于信托财产管理及受托人履职。

政策引领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通知》作为全国首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专项指引,直击行业发展三大痛点:一是明确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信托财产的登记机关及操作细则,填补了《信托法》实施22年来的制度空白;二是确立“双登记”模式,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股东变更登记的同时,需向金融监管部门备案信托计划,构建起穿透式监管框架;三是深化金融普惠化,为中小型非上市公司将股权装入信托、实现规范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切实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新政释放的市场空间令人瞩目。数据显示,我国非上市公司股权类资产规模超300万亿元,而股权信托存量占比不足1%。随着登记流程标准化、确权效力明确化、试点城市的扩大,股权信托有望成为企业家财富传承的“标配”工具。未来,中国外贸信托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以高质量、特色化信托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条:
下一条:
返回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09 09: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