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信托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21-12-14     

2021年12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中国外贸信托设立“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博士后基地)。博士后基地的获批,是对外贸信托长期致力于创新研发的认可,也是公司继续以创新人才为核心推动业务转型的新起点。

本文从“What Why How”三个问题解码博士后基地——何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基地对于信托创新实践有哪些价值?如何把外贸信托博士后基地打造成为信托转型的“人才高地”?

一、解码何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1我国的博士后制度

博士后制度是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招收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在站内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制度。国家建立博士后制度,旨在吸引、培养和使用高层次特别是创新型优秀人才。

截至2020年,我国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25 万余人。历经35年发展,我国的博士后制度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开放合作和人才吸引的重要窗口,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定位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经批准设立的吸引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英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以服务科学发展、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人才培养使用为目的。正如博士后制度创立伊始,邓公所言:博士后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使用中培养”。

北京市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鼓励整体技术水平或重点科研领域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具有行业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3外贸信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创新引领是外贸信托持续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聚焦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多个细分领域转型创新与研究走在行业前列。在服务信托业务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公司服务类证券信托历经十余年发展,行业领先;战略培育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本源业务,多单行业首单先后落地。在强化服务实体方面,围绕乡村振兴与消费升级,在行业内率先探索消费金融业务,聚焦农业场景提供综合服务。在拓展直接融资方面,公司依托服务类业务基础,创新主动管理FoF,历经8年发展,规模与投研行业领先。在加强战略研发方面,公司站在行业视角,联合BCG、京东数科等专业机构深度研究,为行业转型贡献智慧、献策发声。正是基于公司举全司之力培养创新、探索转型,高度重视战略与研发,多项战略业务逐步成为行业领军者,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获批,是对公司转型升级、业务创新和研发能力的高度认可。

二、发掘博士后基地对信托创新实践的巨大价值

2.1响应人才强国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国家高度重视“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信托而言,提升主动管理、推动产融结合、实现创新升级的高层次人才尤为重要。博士后基地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2.2落实“科学至上”理念

“科学至上”是中国中化的价值理念,对外贸信托而言,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为践行“科学至上”的核心平台,以创新视角和开放思维推动公司原创创新,为业务转型提供支撑,也为公司打造“创新引领、服务实体、以人为本的现代金融公司”夯实基础。

2.3助力行业转型发展

信托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融资向投资转型,非标向标准化、净值型转型,这些新方向催生了新的研究和创新需求。外贸信托博士后基地要顺应转型升级大势,通过建设更加专业化、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形成具有信托特色的研发体系,探索符合信托特点的转型道路,支持公司转型的同时,为行业发展献策发声。

2.4丰富人才培养体系

外贸信托长期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在以硕士毕业生为主的“信诺计划”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公司搭建了青年人才梯队。未来,以博士后基地为依托,公司将拓宽博士人才引进路径,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快人才成长速率,为组织发展赋能。

三、努力将外贸信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成为信托转型“人才高地”

3.1打造一个人才流动成长的平台

我们坚信只有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才能打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智力资本的配置与运用。博士后基地为公司整合投研资源,实现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融合,联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了最佳平台。博士后基地将坚持以人为本,在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引进、培养,努力提供一流的内外部导师资源,将博士后基地打造为人才流动成长的平台,实现博士后人才与公司的共生发展。

3.2产出一批有行业影响的报告

“十四五”时期,强化研发,在重点领域积累智力资源与研发力量是推动转型和创新的基础。未来,外贸信托博士后基地将聚焦四个领域推进深度研究:资产端围绕服务实体、服务产业,强化投资与配置的研究;资金端围绕共同富裕,搭建多元资金生态的研究;模式端围绕资管与财富融合,形成综合服务的研究;科技端围绕数字经济,形成“产业-金融-科技”循环互促的研究。博士后基地将致力于产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的报告,为行业转型贡献智慧,为信托服务实体献策发声。

3.3体系化地助推创新业务落地

信托客群需求在迅速转换,需要加快打破路径依赖,实现从“0到1”的、“颠覆式”的创新。外贸信托博士后基地,要努力将公司实践、高校前沿、一流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从0到1”原始创新的强大合力。通过引入高层次的博士后研究人才,开拓创新视角、拔高创新纬度,跳出信托驱动“颠覆式创新”形成。公司将致力于围绕乡村振兴、创新型服务信托、科技金融等,将转型方向与创新实践相匹配,打造创新业务孵化平台,将研发转化为实践,促进“产、学、研”融合,开花结果。

未来,外贸信托将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优势,建立健全博士后培养体系,在中国中化集团“科学至上”引领下,围绕“人才培养平台、专业报告研发和体系创新孵化”三个重点建设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真诚欢迎具有科研影响力的科研院所、行业智库一起携手,通过互访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形式,全面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水平。真诚欢迎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支持我们,通过科研与业务联动,推动知识升华、专业提升、思路创新。真诚欢迎具有金融从业意愿,对金融创新、资管转型、信托数字化有兴趣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基地,在研究与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推动业务创新。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13 11:31:53